top of page
  • 聲無哀樂

聲無哀樂 - 林夕自認奇葩



我不敢說自己對林夕非常熟悉,但至少認真聽過讀過他的文字。近年兩本新書沒讀,其餘遠至鬼故集都幾乎都全讀過。汪洋般的歌詞可能也聽過二千多三千首,甚至只有一次公開演唱的〈愛比海還深〉當年我也在台北公館聽了。


可是如果只讀上述作品,總會感覺有層霧包圍著林夕。有個英文形容詞我覺得很適切地表達那感覺—「elusive」。近幾年,他的公開演說大多都由官方上載之外,開始有不同人上載為數不少的電台訪問。這兩者都讓外人如我能一探迷霧後的真人。公開演說的價值在於他很有系統地講「詞人的書單」和「不同十年的自述」等主題,但有時太正經太生硬。反而電台訪問,基於不同主持人的性格和問題,林夕的回答也就千變萬化,時而嚴肅時而幽默,而且還會講不少較私人的經歷和感想。



在2005年的訪問中,他講到他讀不完碩士的原因、他想開拓台灣市場、對Jil Sander的偏好、他對地產的狂熱興趣、他試過一年寫三百首詞、他如何曲折地拒絕別人而略略減產等等。他也承認若再減產一點,或能令到質素提高一成。若把這句話放到近幾年的林夕,這就代表他的質素是高了好幾倍吧。他又說到他想寫有佛理的歌詞出來,在當下回望,他應該會頗滿意他開創的這條路吧。但最令我覺得他誠實的是他形容自己為奇葩,因為在填詞界中能長久生存的人沒有多少個,雖然現在的零零和一零後未必認識他,但我不相信他們從沒聽過他的作品。


說到作品,主持人倪震問:「如果像霑叔那樣,我們大概只能多活廿年,你的目標是什麼?」林夕回答:「我的目標是留低更好的作品。」黃霑六十三歲逝世,林夕剛剛踏入六十歲,我不願相信他近來的減產是因為吸煙出現健康問題,尤其他在訪問末段說「我為了霑叔都要戒煙」,我只希望他的減產是為了要抽時間寫他一直說要寫的書——談中國歷史的書和推理小說。


 

IG:@cheukyiuuuu


一個欣賞阿多諾對音樂的態度,但不完全認同他音樂哲學的人。


圖片來源:YouTube@Pencil Moment,作者,Unfolding Clouds

 

57 次查看0 則留言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