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聲無哀樂

聲無哀樂 - 在三十年代巴黎學唱歌



幾日前看了一套1930年的老電影——René Clair《Sous les toits de Paris》(巴黎屋簷下)。電影的開場的節應該跟當時現實相差不遠。那是一個男人在公眾地方教唱歌,靠賣手上的歌詞曲譜來賺錢。那份譜賣₣1,我不知道以現在港幣來算是多少,但之後有一幕顯示咖啡的價錢是₣22,以這比例來說,₣1不會是昂貴的。


另外有一個盲人風琴手為他伴奏,他先唱幾次,然後減慢速度來帶領大家去唱。有人趁機偷專心唱歌的人的財物,有樓上居民不滿而潑水,那老師也免費將曲譜給一些他看得順眼的女生。其餘的情節不是這兒的關注,我也不做任何電影評論,而只想藉這個場面去思考。


在那個無手機無電腦,只有收音機和黑膠的年代,音樂並不如今天那麼輕易能按幾下就聽到。收音機不一定播歌,播的也許是自己討厭的歌。黑膠又不便宜,至少不是後來那樣是大眾能負擔到的價錢。人人能負擔到的就是自己的聲帶,可是一個無音樂底的人清唱,肯定連自己也不願聽。反而一大班人唱,猶如合唱團和聖詩班,斷不會唱得很難聽,雖然也未必會唱得很好。


雖然₣1只能讓人學一首新歌,但是有樂器伴奏已經很不錯,這甚至可說是即學即唱的群體卡拉OK。以這個角度來看,樂的是學習的人,苦的是附近的居民,無怪乎以後學唱歌的環境都全部搬入室內。

 

作者IG:@cheukyiuuuu


一個欣賞阿多諾對音樂的態度,但不完全認同他音樂哲學的人。


圖片來源:SensCritique

 

11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