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 過路人語

過路人語《(not) the First Take》



本來沒有打算要為DSE放榜寫些甚麼,但看到大小媒體都在談論與報導相關消息,或是以不同方式為即將迎來放榜的考生打氣,多少亦勾起對考試的回憶。


剛好麗英最近推出新歌《(not) the First Take》,創作班底黃偉文、黃丹儀的組合,固然令樂迷感到驚喜與充滿新鮮感,歌曲從主題到整個概念的構思,其實也很能為DSE放榜考生送上一點鼓勵。


「多麽想 first take

已令人驚呼 很出色

可惜你 預計的 變了嘆息

如果你在意 轉個key 繼續試

你 應該信你 有天將 break a leg」


回想筆者的中學時期,每次考試離開禮堂,總有些人會圍起一個個的小圈子,談論試題然後互相比照答案,繼而經過這種評估後,對自己剛才的考試表現或是炫耀,或是沮喪。


有段時間,筆者考試過後也會有點在意,明明考完試卻在翻書找答案,然後回憶剛才自己如何作答試題。


直到不知從那天開始,也不確定到底是甚麼原因,覺得這樣好像相當無謂,繼續鑽探已經發生的事情,實際上並沒法帶來任何改變,Bygones are bygones。


後來覺得,從認知到考試並非唯一衡量個人才能的單位時,也是筆者思考人生活著有何意義的開始。


再長大一點,發覺這種即使感覺自己表現未如理想,但考試過後仍然不會被它所困擾的態度,原來就是入門級別的「放下」。如何學會「放下」,亦是人生裡的一門學問。


當然,在很多年後的今天,回看曾經以為很重要的考試,其實根本不值一提,甚至不重要得無法記起任何一條作答過的試題。


正如很多我們當下無法放下的事情那般,想像在很多年後回頭再看,其實也同樣的不值一提。


反而多年後仍然留下印象的,是中七時期最後一節課堂,那位中文老師在課室裡播放了《456Wing》,以此來詮釋「走屬於你自己的路」,然後在黑板寫上四個大字:「擇善固執」,並語重心長地解釋這句成語,是說要堅持你認為正確和合理的事情。


其實自己也挺喜歡這句成語,尤其當我們經歷著社會劇變的大時代,「擇善固執」這四個字來得份外有意思。保留內心的良知,學會適時堅持原則,正是做人最重要的事情。


即使在很多年後的今天,偶爾都會想起那位老師,在黑板寫那四隻字的情境,彷彿像是不太久遠的事情般。


又或者,「擇善固執」這四個字,本來就很適合作為人生的座右銘。


「多麽想 one take

卻換來 很多很多 take

今天你 受刺激 是合理的

明天有下次 來 頑張 繼續試

提不起勇氣 也可 just take a break」


無論放諸工作、學業、愛情或友情之上,哪怕眼前面對著挫折與失敗,回想一下自己到底為了甚麼而堅持,每take自會有它的意義與得著。


想起有句名言這麼說,「你必須很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所有事情其實也不會一take成功,就算看來如此,背後為此花費過的功夫,想必會比眼見的高出很多。


祝願各位應屆DSE考生,以至看到這篇文章的每位讀者,此刻尚未成功也好,持續感到無力也好,just take a break,然後繼續在人生路上擇善固執,好好裝備自己以迎接Good take的來臨。


《(not) The First Take》


作曲:黃丹儀

填詞:黃偉文

編曲:Matt Chow

監製:T-Ma

 

作者:過路人 IG @cantokid1412


過路人語作者:喜愛廣東歌的90後,沒有最專業的評論,純粹隨心分享,希望這裡的文章,能與過路的你/妳相遇。

 

41 次查看0 則留言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