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聲無哀樂

聲無哀樂 - 看音樂,還是聽音樂?



很多文字,包括小說散文詩歌劇本,都會提及歌名專輯名樂曲名。這沒有什麼特別,例如Alex Ross肯定每次下筆都會寫到有關音樂的名稱。小說家裡面也有不少音樂迷,石黑一雄必定是其中一個,他的短篇小說集《Nocturnes》,裡面有一篇叫〈Come Rain or Come Shine〉,我幾年前讀過,很好看,好看得在他出單行本時我多買一本。



早一陣子我看Martin Scorsese《The King of Comedy》。在那綁架的一幕,女主角竟然清唱〈Come Rain or Come Shine〉。我一下就認出了,但不是靠歌曲而認出,反而是記起了那篇同名小說才醒起的。我從沒聽過這首歌,不論是誰的版本也從沒聽過,也不知道歌詞,更不知道原唱是怎樣,僅僅是因為女主角唱出「come rain or come shine」那麼直接的歌詞我才想起,對了這正是石黑一雄的小說。



我以往覺得我要聽遍作者所提及的音樂,或者看遍其他藝術作品,但愈到後來其實自覺這並不可能,其中一樣我跳過的就是〈Come Rain or Come Shine〉。幾年前的跳過,竟然在幾年後重遇,重遇的還是這頗為難聽的清唱版本。為了補做那幾年前就該做的功課,看完電影後我聽了整整一小時不同歌手的版本,極多鼎鼎大名的歌手都翻唱過,有些把類型也改動有些變為無歌詞等等,但總之就是各有特色——Chet Baker、Stan Getz、Frank Sinatra、Art Blakey、Billie Holiday、Barbra Streisand、John Coltrane、Bill Evans等等。我真慚愧我遲了好幾年才認識這首名曲,不過在聽不同版本的途中,我其實又重讀了一次那短篇小說,我不禁在想:這算是看音樂,還是聽音樂呢?

 

IG:@cheukyiuuuu


一個欣賞阿多諾對音樂的態度,但不完全認同他音樂哲學的人。


圖片來源:《The King of Comedy》,作者

 

12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