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聲無哀樂

聲無哀樂 - 年度回顧和試聽黑膠



幾個月的煩擾雜事算是告一段落,終於有心力和時間去逛唱片舖。網上聽音樂和去演唱會演奏會肯定是當今最多人接觸音樂的途徑,我也這樣做,但也偏偏喜歡在唱片舖裡翻箱尋找老黑膠。從來不是為了買特定唱片而去,僅僅是一個箱再一個櫃地看,把想試聽的放到側邊,有時是自助式試聽,有時老闆主動設定儀器,免得客人弄壞天價音響。感到腰和腿都累,就是時候將那疊黑膠拿給老闆,卻不時覺得尷尬。唱片舖老闆的音樂知識和品味肯定比我更多更好,他們看到我拿去的唱片,應該八九不離十估到這個人是怎樣的人。


這好比分享自己串流音樂平台的年度回顧給別人。雖然愛迷幻搖滾的不等於本人很迷幻,愛聖歌也不等於保守,但我相信類型總能反映某聽眾的基本傾向,尤其在串流平台上幾乎沒有任何限制的,想要聽的在極大多數情況下都找到,所以更赤裸更尷尬。唱片舖儘管有限制,但從想試聽什麼還是不多不少反映到,不然老闆不會主動攀談。以前真覺得尷尬,後來熟手了,反而令我視這種談話是增進自己音樂知識的好機會,因為作為一個不是創作音樂的人其實跟別人談音樂的機會不多。跟同好一起去演唱會,當然是有起碼的好感才肯付錢去,完場後的談話都集中在剛才的表演上。跟朋友吃飯喝酒,太多感情事工作事家庭事要紓發,音樂都排到很後。所以,我猜如果年度回顧和試聽黑膠都能引起別人的回應,而自己也對那回應有回應的話,這兩種行為原來都能點起有火花的音樂交流。我不懂的,別人講我知,我懂的,也樂於分享。目的不是要同化彼此的喜好厭惡,而正正是堅持著這些差異,大家的音樂世界才能發展出一個以前單靠自己不曾想像到的模樣。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原因可能緣於我深受傅柯的想法影響,1982年在佛蒙特大學的訪問中他這樣說:「The main interest in life and work is to become someone else that you were not in the beginning…The game is worthwhile insofar as we don't know what will be the end.」早幾天買的Paul McCartney《Tug of War》也是1982年推出的,很巧合,但我猜傅柯沒聽過。



 

IG:@cheukyiuuuu


一個欣賞阿多諾對音樂的態度,但不完全認同他音樂哲學的人。


圖片來源:作者

 

23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