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無哀樂 - 驚狂的舊歌
- 音樂火鍋 Music Hotpot
- 5月12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波蘭斯基《驚狂記》(Frantic, 1988)中有一段跟劇情沒有什麼關係的對話。女生邊駕車邊問:「你喜歡什麼類型的歌曲?」男生答:「我不知道,舊的音樂。舊歌,主要是。」女生說:「嗯,我也是,你喜歡這首嗎?」她指的是車廂內播的歌。男生回答:「這首不舊。」女生最後說:「三四年吧。」

形容三四年前的歌為舊歌真的是年輕人的專利。中學年代無人喜歡讀書,覺得教科書知識比在歌裡面的世界知識片面,因此追著聽新歌,以為等於追逐新世界。心想三四年前的歌舊得發霉,聽它們是在回望過去,一點用處都沒有。偏偏弔詭地的是,當聽了太多新歌,卻會回去聽三四十年前的歌,那不是回望過去,反而像了解一個陌生的舊世界。三四十年是古董,三四年只是霉菌。現在一想,當年的新歌,現在都十幾歲大,不是古董,不是霉菌,卻像在陰暗處生長的苔蘚,不會時常記起,記起時才故意去找來看找來聽,美得很。

早些日子為初中生補習,閒談時提到聽歌,他們未必真的好奇我這個養苔蘚的人在初中時聽什麼歌,他們只是想聊天好讓時間流走。我隨口說的歌手,他們一臉茫然,像考試遇到數學難題。最令我驚訝的是,有一位同學艱難地回憶到,有些歌手好像他家人駕車時會播,所以略略聽過,但無特別印象。他們不死心,追問我近來聽什麼新歌。很久沒有被人這樣問,我也艱難地回憶到幾首,說出來後,他們像看著一個發霉的人一樣,不是鄙視,只是怪異。我看著這些青春生命,就如看到過去的我追趕著世界,害怕錯過最新最潮的一切而被人認為落伍。不要說三四年,只是為他們補習的三四個月,他們就長高了一點,漂亮了一點。這樣的青春生命就該是要去追逐世界的,當他們跑累了,想找個地方休息,或者他們會在博物館裡歎冷氣 ,或者靜坐看著枯山水,等待一個洗淨了霉菌的導賞員講幾個掌故,聽幾首讓他們驚狂的舊歌。
IG:@cheukyiuuuu
一個欣賞阿多諾對音樂的態度,但不完全認同他音樂哲學的人
作者圖片來源:波蘭斯基《驚狂記》
Comentarios